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建筑业协会网站!

协会工作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电 话:86528673
    86310837(传真)
邮 编:213159
地 址: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中路108号天豪大厦3#楼11楼

专题调研

站在新起点 把握新方向 努力开创全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

发布者:常州市武进区建筑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8/7/30 10:38:38 点击次数:1431 关闭

常州市武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常州市武进区建筑业协会

2018年1月20号

2017年,我区建筑行业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两聚一高”新实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建筑产业发展质量,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注重建筑业在改善民生、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推进建筑业发展改革中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要、打造新动力,促进全区建筑业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现代产业、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产业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建筑业发展现状

(一) 建筑企业专业结构分布日趋合理。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建筑企业376家,其中一级企业55家(总承包企业29家,专业承包企业26家),二级企业142家(总承包企业 51家、专业承包企业91家),三级企业134家(总承包企业96家、专业承包企业38家),不分等级企业30家,劳务企业15家,涉足了建筑业资质的三大类别和多种专业,构筑起了以房屋建筑施工为龙头,市政、装饰、钢结构、防腐保温等专业施工为骨干,劳务分包企业为基础。总包、专业承包相互配套,多专业跨领域综合发展的产业集约新格局

(二) 建筑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发展。2017年,全区建筑业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建筑业累计完成施工总产值2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7%;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96.7亿元,比上年同期对比增长1.88%。实现利税总额24.55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4.4亿元,占全区GDP比3.9%全员劳动生产率28.58万元/人,累计施工面积1990.28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859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对比分别增长4.96%33.79%全区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15.31万人,建筑业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达到人均5.1万元,建筑业对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扩大城乡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 建筑业对地税贡献率持续稳定增长。全区建筑行业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地方税收提供了充溢的税源, 2017年入库地方税收10.3亿元,入库增值税(国税)4.5亿元,建筑业税收在地方税收中占有了较大的比重,为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四) 外向型经济持续平稳增长面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全区建筑行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化解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在巩固本地一方市场的同时,主动出击,抢占外埠市场,2017年我区建筑行业施工队伍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省内13个省辖市,全年完成出省施工产值53.1亿元,占全区施工总产值的19.75%,与上年同期对比增长41.55%

  (五)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区建筑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苏建〔2014〕111号),以创建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为契机,确立了以装配式建筑为基础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思路,编制了《常州市武进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6-2020)、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区建筑产业现代化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我区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培育了6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4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率先在全省推广应用“预制三板”,目前已有恒大御景、常发御龙山6个楼盘超过5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采用“三板”设计建造,为我区建筑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谋划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扶持本地市政、交通、电力等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全行业调整经营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支持。

(六) 创新驱动步伐加快。全区建筑行业坚持把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作为提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实现了绿色建筑从立项、规划、设计、图审、建设全过程闭合管理,全区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其中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的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展示馆、体育馆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车站、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按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率先在全省完成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截至2017年11底,全区绿色建筑总量已经超过500万平方米,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达160多万平方米,其中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10项,规模和数量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获得国家级绿色建筑创新三等奖 5个,获得省级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 2个、二等奖 1个。同时不断提升全区建筑企业精益建造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江苏武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住建部和省住建厅领导的高度重视。

(七) 创新行业监管模式。全区建筑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系列决策和要求,针对全区建设工程规模不断增长,质量、安全、市场监管资源不足问题,进一步创新监督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将建管、质监、安监三部门合并,成立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极大提升建筑行业管理的工作合力和监管效能,全面开展建筑行业安全总监制度的试点工作,实现了建筑工程五方质量终身责任的落实,开展全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监督巡查,促进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二、全区建筑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近年来,我区建筑行业改革发展的步伐缓慢,建筑经济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不快,与兄弟县(市、区)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建筑业总产值在全省的排名已从2008年的第八位下跌到2016年的第27位,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凸显,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区目前还没有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没有形成高资质的发展平台和建筑行业的“航母”群,造成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决心不强,外部市场开拓力度不大,产业外向度不高,近几年我区出省施工产值一直徘徊在30-40亿元之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三是由于对本土建筑企业缺乏必要的扶持和保护手段,本地建筑市场受外来央企、特级企业的挤占和冲击,本地建筑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四是工程“审计难”、“结算难”、“融资难”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区建筑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造成企业参与竞争无“底气”,技术改造缺资金,加上“营改增”的实施,票据抵扣一时跟不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资金压力。五是经营决策层的企业家年龄结构比较老化,加快转型升级的观念不强,紧迫性不够,囿于传统思路和发展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全行业运用互联网+和资本运作等手段优化企业发展的手段不多;六是没有能抓住机遇与在我区开发的国内著名房地产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没有凭借他们的资源优势巩固现有市场、跟进后续市场、培育潜在市场、储备远期市场。

三、2018年全区建筑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全区建筑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障碍,全行业必须紧扣“创新强区、实干富民”的发展主题,围绕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调结构、补短板、促发展的总方针,深化制度改革,提高创新能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做大、做强、做精、做专我区建筑业,合力铸造新时期“武进建筑”品牌,努力实现全区建筑行业的新发展,使我区建筑业成为具有绿色建造、数字建造、装配式建造、精益建造能力的现代产业。

 (一)优化产业结构,走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新的历史时期,建筑业的产业转型、提质增效迫在眉睫,也必须在促进稳中求进的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以提升科技水平、创新建造方式、管理方式为依托,走转型升级发展之路。一是以资质提升为抓手,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整合全行业资源,创造条件组织申报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组建我区建筑业的“航空母舰”,作为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内参与市场竞争,着力提升我区建筑经济总量,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构建工程总承包体系。进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发展,调整和完善企业组织机构、专业设置和人员结构,形成集设计、采购和施工各阶段项目管理于一体,技术与管理密切结合,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组织体系。重点培养部分骨干企业兼具设计、施工、融资、运营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三是提升专业企业在全行业的比重。要重点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经营特色明显的专业企业,引导企业重点向能填补市场空白、符合国家投资方向的基础设施领域发展。

    二)推进产业现代化,走转型升级能力提升之路

全行业要以我区创建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技术、提升装配施工水平;要加快研发应用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连接质量和建筑安全性能。要积极创新施工组织方式,推行绿色施工,推广应用结构工程与分部分项工程协同施工新模式;要及时总结编制施工工法,提高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技能,实现技术工艺、组织管理、技能队伍的转变,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技术水平的骨干企业,全面提升转型升级的能力,抢占建筑市场的制高点。

(三)建立战略合作联盟,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

 全行业要认清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向,增强适应形势发展和变化的能力,要通过举办优势企业推介会、建设合作推进会等形式,展示我区建筑业的品牌形象和精神风采,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议由政府、房地产商会、建筑业协会牵头,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与在我区开发的万达、万科、绿地、绿城等国内著名房地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联盟,利用他们的技术、管理、品牌、资金和市场影响力,带领我区建筑行业“走出去,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加大铁路、公路、通信、电力等重点优势领域的市场拓展,发挥融资建设优势,加快建筑业和相关产业“走出的”步伐。

(四)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之路

全行业要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打造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懂管理、善经营,能够带领全区龙头企业开拓外埠市场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为我区建筑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优化发展环境,走政策扶持引导之路

 建筑业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要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特色和形势发展的变化,加强对我区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策研究,借鉴建筑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制订扶持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整合资源、提质增效,调结构、补短板、促发展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和指导;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议参照建筑业发达地区的做法,加大对建筑企业税收及融资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银企合作,达到放水养鱼的目的,使企业能够走得出,走得远;要加强对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监管,着力解决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难”的问题,明确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不完成,不得办理不动产权证登记手续;本土建筑企业对地方税收及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要研究制定提高外来施工企业进入我区建筑市场的准入条件,适度保护本地建筑市场;建议参照常州市及其它有关区的做法,对本地施工企业免收建筑垃圾处理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促进更好地做大、做强我区建筑业。

  • 上一个新闻: 没有了
  • 下一个新闻: 没有了